街頭本事

EXPO
Don Don Hounwn
BANG
2020.09.18 Fri
藝術家專訪|東冬.侯溫:自我認同、自我理解、自我嘲諷,都是我想與自己和解
Location/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


東冬.侯溫是一位兼具文化傳承與前衛創新的藝術家

在部落中他是口簧琴、歌謠及儀式的傳承者

在創作上他是行為表演、影像藝術、環境劇場的跨界藝術創作者

更是性別議題的當代藝術先驅



 

走入「迷園」
 

「談論性別議題對地方文化會館來說是個大挑戰。」

東冬.侯溫是第二次參與桃園原住民族文化會館的展覽,上一年度,他用白色的工寮和3M錄像作品,談論傳統祭儀與現代思潮的衝撞與協和。今年以《靜寂的盛典》中的《迷園》為題,東冬要與觀者討論,關於「認同」的議題。

展覽進入初始籌備期時,策展人呂瑋倫邀請的第一順位就是東冬,他認為東冬是在原住民族當代藝術家中,談論性別議題的先驅,非常適合作為年度議題展的起點。當然,在地方會館嘗試這個稍具爭議的主題,是極大挑戰。不過,東冬也談到,原住民族的藝術展演,有很長一段時間在討論族群美學與文化傳承,所以在另一部分也會出現批判與思辯的當代議題。「這個世代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本來就應該去挑戰和突破。」東冬肯定的說。
他也相信經過這一年的議題發酵,對桃園原民文化會館來說,也是一個翻轉跟轉型,更能進一步去呈現這個場域的多元性。


 

此處是「她鄉」


「波波跋這件裝置作品,是在講一個安靜的狀態。」

談到這次出展的作品,東冬想進一步討論媒材運用的方式。展間中央用白色打包帶編織而成的大型裝置作品,名為「波波跋」,在太魯閣族語中意為細碎的聲音,周邊環繞的白色碎石,讓整件作品更加獨具一格。東冬說會使用白色打包帶作為創作媒材,其實有它的歷史脈絡。在原住民族經歷殖民的過程時,因為法令因素,讓族人無法自然採集自然的素材,容易取得且價格低廉的尼龍打包帶,反倒成為族人慣用的元素,東冬想呈現那個時代的記憶,才總是使用打包帶。東冬更進一步思考,太魯閣族人習慣用白色,過去也會使用鍋灰刻意將苧麻線洗白,再運用再傳統服飾的製作上,日常服飾也喜愛以白色為基底,白色在東冬看來也是一個安靜的顏色,因此他的作品也以白色呈現居多。



展間中另一個引人注目的作品,就是以昏婚錄像作品截圖呈現的照片,東冬在畫面中身著婚紗,走過城市各處。令人驚訝的是照片中除了東冬以外,出現的其他角色都是隨機的路人,沒有特定的腳本,全都是即興發揮,拍攝加上後製剪輯只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這件作品想要呈現的意念,代表無論是完美的、破敗的都是自己,而東冬選擇接納自己的每一個部分,並與自身結為連理。談到創作的動機,東冬則說,因為他想要看看,不畏懼他人眼光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


 

 

尋回「夢所」


「自我認同、自我理解、自我嘲諷,其實最後都朝向我想和自己和解。」

作為一個原住民族藝術家,東冬觀察目前部落對於性別議題的現狀,還是一個蠻衝撞的樣子,但若是不去做碰撞、不突破,事情絕對不會有新的發展。就像現在很多人在談的轉型正義,就是與現在這個體制的衝撞,這都是應時而生,必須要出現的。東冬說在原住民的社會中,像是政治的立場、宗教的立場,或是各自對傳統的詮釋等等,都還是有互相牴觸的部分,還是稍顯保守的,所以若是我們創作者能用藝術來表達,進一步彼此對話,就是一個柔性的溝通方式。



這次展間裡東冬想傳達的是一種自我認同和自我理解,當然像《路的面孔》這件錄像作品,還能看得出一些自我嘲諷。不僅是在性別上的矛盾,還有他經常談論傳統與現代的矛盾,都需要不斷的理解,並全心接納,那才能達到自身內在真正的和諧。



談到未來的創作計劃,東冬才剛結束在屏東的展出,展覽主題是《對角的稜線》,是講述兩個不同部落的青年用藝術對話;接下來也正著手籌辦花蓮銅門部落的藝術節,今年的Pulima藝術獎也邀請東冬做策展發想,接續不斷的工作,豐富的東冬的創作生活,他將持續透過藝術創作與自身還有外界不斷溝通,並不斷思考當代社會下的自身定位。

Relation
相關文章
Hot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