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本事

Feature
SNEAKERS
BANG
2017.07.29 Sat
The Shoes Paparazzi,台灣炒鞋文化調查
_____

球鞋站在現今潮流話題的浪頭上,是不爭的事實。追求限量、高話題,即便代價是撒下一半以上的收入,穿上千篇一律的複製裝,腳上行頭才是整身重點。腳下穿的鞋,決定了你酷不酷、潮不潮,更是時下對流行定義的標準。炒賣文化的興起,不僅改變鞋子在市場上價值的定位,更左右著年輕族群在穿搭上的思維。
在球鞋企劃的最後,編輯部邀請到 小佛哥、歐歐、Raymond 三位球鞋圈的玩家,深入家中拍攝他們的蒐藏,一起聊聊關於台灣炒鞋市場的現況及未來。
_____



歐歐的蒐藏以能夠搭配日常造型為取向,特別鍾情與自己回憶有關的鞋款
 
關於炒賣文化的興起
炒賣的源頭從何談起?從受訪著口中我們得到同樣的答案:
「我們其實沒辦法推算出真正確切的時間,這跟科技網路發不發達有關」。過去網路不普及,資訊管道主要從雜誌、販售舶來品的店家而來。身為球鞋圈的老屁股,歐歐回想當時的炒作風氣:「以前球鞋售價還不高的時候,像是Jordan比賽時穿的鞋子,不知道是用什麼方法,被人流通到市面上。像這類球員簽名款、PE在當時才比較容易被拿來炒作」。另外是街頭文化影響,特別是美式嘻哈、日本裏原宿大熱的那段時間,台灣街潮受到這兩種文化薰陶,男生穿上誇張的寬鬆輪廓、腳上踩踏球鞋。同時間,日本炒賣市場逐漸熱鬧,進而看中台灣球鞋售價較低,存貨量也多。歐歐補充「日本人有時會一堆人專程到台灣的鞋店掃蕩鞋子,主要是鎖定AIR MAX 、SB系列,這兩條線早在JORDAN熱之前就已經被炒翻天了!」當日本人來台大量掃貨,提高了市場需求,但供給卻無法負荷,供不應求,這些街潮鞋款的價格很自然的跟著水漲船高,而前面提到,受日本街潮文化甚深的台灣,啟蒙了一批追鞋的潮人,從上世紀AIR MAX 、SB等系列上架的那一刻起,「炒賣」就在台灣悄悄的紮根立基。


美國嘻哈、日本裏原宿的衝擊下,AIR MAX、SB系列是台灣當時最被炒作的鞋款

炒賣家的資源取得
炒賣家獲得鞋子的來源管道,大致可以整理出三種:
國外鞋頭的接洽、國內經銷商的配合、現場代排。
國外管道,是炒賣家能搶在國內發售前就讓商品「提前上架」的主因。利用至少12小時以上的時差,透過國外鞋頭供貨,在發售前,利用鞋癡、潮人「搶早、貪快、想潮」的心態,哄抬炒作、喊出3倍價錢,賺取暴利。但商業行為總有風險,不僅供應量不穩且常有詐騙外,越靠近國內發售日期,價格一掉,之前所拋出去的成本,包括匯率、人力、運費等等,也漸漸無法回收!
第二是透過
國內中盤商提供限量鞋,假設總量有400雙,那大概會有一半會落到炒賣家手上,當然,除了限量鞋外,中盤還會要求搭配其他銷量低的單品一併提供。經由炒賣家曝光、幫忙銷售這批滯銷商品,藉此達到中盤商本身所需的總營業額,屬於「互利關係」的合作,也是國內炒賣市場最主要的貨源管道。或許會對店家願意接受這樣的手法感到矛盾,常與精品、品牌市場互有往來的小佛哥說到:「如果你是中盤商,看到別人找了好多阿公、阿嬤來幫忙排隊,但你心知肚明,知道這人不可能會在踏進店裡一步,那你會選擇把鞋留給誰,才能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呢?這樣答案就很明顯了吧!」
最後是
現場買鞋,炒賣家付錢請人代排,請越多人,就有機會獲得足夠數量好轉手銷售。「像我們這種成立社團,專門去排原價鞋的人,都是真心想穿的,因為我們就算有多的鞋,也會是以原價出售。」「但原價賣,當然會被炒賣家排擠,在網路上放風聲,說我們的是假鞋,他們目的就是希望消費者,把重心放在他們上架的『正品』,這樣他們也才有錢賺」為球鞋社團的社長,說出炒賣家找代排、排擠的現象,Raymond回答的一臉無奈。
 
 
進入Raymond的收藏間,顏色齊全,一字排開的JORDAN一代實在震撼

炒賣帶來的獲利?
有買賣就有利潤,對於炒賣家的實際獲利其實並不可考,扣掉運費(國外通路)、人力(代排)、單品的成本,
一雙鞋的獲利終究取決於好不好賣,這受到鞋款本身話題度、名人著用頻率、數量(限不限量)的影響。對此小佛哥表示:「整體來說,炒賣的獲利是日漸下滑的,原因是品牌端販售模式的改變,導致人力成本、機率上的難度增加。」簡單說,炒賣的環境就是一個正常的市場機制,供需之間的數學問題。說到這個敏感的話題,Raymond也提出自己的猜測:「有時候我會想,以平均一雙球鞋的翻倍基準落在1.5~3倍的範圍,整個市場的基本又是百雙的數量在流動,要能夠負擔的起成本,維持生計之外又能從中獲利,這樣算下來實際利潤是多或少?我不知道,但肯定是筆不小的數目吧!」
 


網路世代來臨,對於炒賣文化的影響
前面提到品牌販售模式的改變,對於炒賣的影響,原因要歸功網路的發達。小佛哥觀察:
「資訊一開放,品牌端也增加參與獲得限量單品的機會,幾次的販售不難發現,近期有關抽籤限量鞋的模式已經從現場投籤,改以網路登記的方式進行。」無法預測總人數的情況下,炒賣家必須砸下更多成本在人力佈置,成本增加,得手數量卻相對減少,利潤自然下滑。
更明顯的是,想
成為「炒賣家」的門檻降低,網路訊息透明,人人都能接收到球鞋的資訊,只要有錢,弄的到鞋子,有心,人人都是炒賣家。同樣的,這裡三位受訪者也給出了同樣的論點:「炒賣市場會漸漸化整為零,從前炒賣是屬於幾個鞋頭的專利,壟斷貨源,接近像線、面的群體。到了現在,網路資訊透明化,在大家有鞋的情況下,就算只有一雙鞋,也能做炒賣的動作,因此炒賣的行為未來將以點的模式在市場上獨立進行。」
水能覆舟,當然也能載舟,網路降低了炒賣家門檻,卻也大開了最後我們要提的大門,「社群名人」,他們的影響力,從穿搭思維到品牌價值,一舉一動都能左右市場。最常見的例子,歐美的「肯爺」Kanye West,亞洲的GD,只要這兩個人拍張「上腳照」,Po到SNS,FB、IG或Twitter,短時間內發送到全球,引起粉絲話題,媒體、品牌在跟風推一把,雙雙提高了限量單品的曝光。換來大批粉絲、潮人花下大錢,為的是追隨Icon腳步,穿上同款單品。只不過,高單價、偶像崇拜,炒熱了市場,卻也多一份濃烈的虛榮味。Raymond看過街頭上來往的年輕族群,整理出對名人現象的心得:
「網路、名人效應讓年輕一輩對於球鞋的價值觀已經扭曲,故事不再重要,看著曾經那些追求鞋子的樂趣漸漸被淡化,實在讓我覺得有些感慨。」
 

小佛哥的 LV x Supreme 蒐藏,讓我們得以實際看到世界精品與街頭王者的火花

精品逐漸向下靠攏,炒賣的下一步?
當球鞋本身的故事不再吸引人,聯名或許是下一個品牌起飛的出口? Nike與CDG的聯名、Adidas有Kanye West的加入,或是其他如UA簽下A$AP,
球鞋的下一步,似乎打算透過與名人的合作來達到更多的關注。此外,LV與Supreme的「成功」,順利將精品的年齡層大幅向下延伸,高端精品逐漸靠攏街頭,年輕族群願意「提前」追求精品。對此小佛哥說了「以後看到Gucci、Hermes跟JORDAN聯名也不用太驚訝,或許他們現在正討論要這麼做。」但對於炒賣家來說,以往球鞋炒賣的市場總是單一品牌為主導,反觀現在各品牌都產生了一定的話題度,加上精品也加入這場戰局,炒賣家必須顧及更廣泛的範圍,這樣的情形對於炒賣的策略發展有什麼影響?或是會因為疲乏而讓市價趨於平穩,也只能交給時間給我們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