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本事

Feature
Ming Yu
BANG
2018.06.22 Fri
戀物無罪 | 我就是個宮下粉
Text & Photo_ FENGLIN
每個人都有寄情於物的時候,不論是用來回憶從前,或是反芻生活瑣碎 ; 小至心靈寄託,大致推動夢想的齒輪。「戀物」看似一種病,無藥可救,但若能為人生歷程增添一點光采,何樂不為?BANG「戀物無罪」每月專訪各領域收藏狂人,看這些「戀物者」如何實踐收藏嗜好,又如何藉收藏「任性有理」。

 
 
OVKLAB Director_ Ming Yu
現職 OVKLAB 創意總監,希望汲取對於搖滾、服裝的那份感動,透過品牌傳遞給台灣的街頭甚至時裝族群。

www.ovklab.com




 

 
對於宮下貴裕,我幾乎到了接近信仰的地步
 
 
什麼時候開始注意到宮下貴裕的?
最早是在高中的時候 ,因為周遭朋友的影響才學習打扮自己,進而開始喜歡上衣服 。 那時候對於衣服資訊的來源就是看紙本雜誌 , 當時就從幾個當紅的模特兒身上看到 Number(N)ine 的露出而印象深刻,不過沒特別研究,只是單純覺得他們的造型很帥。 直到造型師野口強把 Number (N)ine放到木村拓哉身上後品牌話題度大升, 也是在那時開始接收到更多關於Number(N)ine的資訊而正式成為宮下迷的, 從此開始收集,研究關於 Number (N)ine 與宮下的事情 。


目前共有多少宮下貴裕的作品呢?
其實沒有仔細算過誒,今天帶來的已經是大概八成了,要估算的話應該是40~50件左右。


以粉絲角度來看,比較早期 Number (N)ine 到 現在的 Takahiro Miyashita the Soloist 時期,有沒有特別偏好哪一個階段呢?
真要說的話我喜歡 Number (N)ine 的時候,尤其是 2007SS
“Touch Me I'm Sick” 系列,當時他取用很多關於 Kurt Cobain 與 Nirvana 的靈感,並用很時尚的方式詮釋。就算到了 Soloist 階段,宮下依然還是取材於搖滾,像取用 Oasis 的元素穿插在作品中,只要是像這類帶有搖滾音樂元素或故事性的我都很喜歡。




 

你覺得兩個時期的差異為何?
Number(N)ine 時期,我覺得一開始比較像是街頭品牌,很多一般日常實穿的款式,慢慢從每季的系列裡成長變化成設計師品牌,後期與前期比起來多了很多的剪裁跟穿搭的層次。 Takahiro Miyashita The Soloist 時期則是接著後期的 Number(N)ine 直接從成熟的設計出發,並如品牌名稱 "獨奏者" 一樣,更多往自己內心的挖掘,表現出更多他對服裝本質的熱情,近兩季除了一直以來貫穿兩個階段的音樂靈感,感覺增加了一些熱情和愛的力量,例如取用兒童(Oscar)的插畫,使用的文字,以及許多設計的巧思裡都散發著正向能量。 我感覺過去 Number(N)ine 的黑是比較陰暗負面的,現在這兩季的 Soloist 則是有愛,正面的。


年初時宮下貴裕首次踏上義大利 Pitti Uomo 時裝周舞台,看完有什麼心得嗎?
對我這個小粉絲來說,宮下貴裕一直都在那個高度的位置,不論是 Number (N)ine 還是 Soloist。當然換了一個名字,多了些時間的沈澱,宮下在這次的表現是更成熟、更時裝化的。只是放大來看,整件事情或許就是日本設計師、品牌擅長的宣傳手法,製造話題引起關注。另外身為粉絲,我是不太批評偶像作品的,這方面實在非常偏袒,不論宮下端出什麼都非常喜歡。
 

最後,覺得宮下貴裕對自己的影響是什麼?
最大的影響應該是宮下對於搖滾跟服裝的結合,不論是在精神上、造型上、風格上,甚至是經營品牌方面,他所呈現的想法都是我不斷追求跟思考的。也因為這樣,每次的系列發表都讓我驚豔不已,幾乎到了接近信仰的地步。到現在我也常將這樣的感動套用到 OVK 的文化裡,期許有天我們也能走在同樣的一條路上吧!



 


 
Collection
































 
延伸閱讀 Must know_____
戀物無罪 | 人生夢想車
我現在做的非常興奮
The Most Meaningful T-shirt我的T恤,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