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本事

EXPO
AULU
BANG
2020.10.30 Fri
藝術家專訪|高旻辰:粉紅色的夢幻,來自家人給我的力量
Location/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


舞台服裝的嬌豔張狂 舞動跳躍時的身體弧線

家人用愛與支持 為高旻辰打造了一座粉紅色的夢幻城堡

滋養出創作的底蘊 積累出表演的爆發力 更讓他成為觀眾的目光中心



 

走入「迷園」
 

「我從小就喜歡跳舞。」

高旻辰,是屏東縣來義鄉義林村,排灣族人。喜歡跳舞,更熱愛舞台的他,其實在兒時經歷過一段探詢自己興趣的時期。
高旻辰說自己從小就有律動感,小時候爸爸曾買過張惠妹專輯的VCD,而自己看著看著就自然地跟著畫面中的阿妹一起扭動屁股,就是這個契機,好像打開了自己對舞蹈興趣的開關。
爸爸是婚紗攝影師,姑姑是新娘秘書,家族成員也多是女性,媽媽的衣櫃更是他兒時的遊樂園。從小看著華麗的禮服、美麗的新娘,讓他對美有了執迷的追求;而婚宴上熱鬧的演出,更讓高旻辰的表演慾望開始蠢蠢欲動,從親友起鬨要他上台唱跳,到後來自己甚至開始規劃演出內容,他漸漸發現自己對表演的熱情。



小學一年級的高旻辰,嘗試到坊間的舞蹈教室上課,突然發現進入正規舞蹈訓練,不似自己在家唱唱跳跳那樣自由與隨意,要拉筋、記舞步、還有很多與體能有關的訓練,讓他常常全身痠痛的回家。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覺得舞蹈課與想像落差很多的高旻辰決定放棄,這個時候,爸爸媽媽不但沒有責怪他半途而廢,反而還鼓勵他去嘗試更多不同的才藝,希望能藉此發掘他真正的興趣。「你想得到的才藝班我都去上過了,像是畫畫、跆拳道、小提琴等等,連鋼琴老師都換了好幾個。」高旻辰笑著說。發覺自己好像對什麼才藝班都只有三分種熱度的高旻辰,最後又吵著爸媽說要回去學舞蹈,經過一番爭執,回到舞蹈班後,他開始非常認真的練習,最後還參加了全國學生舞蹈比賽。

進入國中後,高旻辰一路都在舞蹈班學習,一直到考上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再加入布拉瑞揚舞團到現在。會加入舞團,其實都是因為布拉瑞揚.帕格勒法老師(現為布拉瑞揚舞團藝術總監)當時接下了PULIMA藝術獎的演出活動,要徵選喜歡跳舞的原住民孩子參與他的作品《勇者》,高旻辰當時看到徵選資訊時人不在台灣,想著應該會錯過這次機會時,布拉老師突然傳了訊息給他,要他回國後來和他們一起排練。沒想到排練完這次的演出之後,老師不久就成立了舞團,也順口問了高旻辰要不要一起去台東,當時的他還是大學生,有舞台可以演出,與其他成員也相處得非常融洽,就這麼順理成章的加入舞團一起工作了。



在和其他成員一起工作的期間,高旻辰發現原來不是只有科班的學生才能把舞跳好,他從布拉老師還有其他成員身上看到了許多不同的想像還有跳舞的方式,他才知道原來可以透過舞蹈認識自己的文化,甚至進一步與其他人的文化交流。


 

此處是「她鄉」
 

「我覺得自己從小到大都住在芭比娃娃屋,想穿漂亮的衣服、想在華麗的舞台跳舞,都能輕而易舉地做到,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長大後才知道,原來那全是家人給我的愛。」

高旻辰說,家人真的給了他很多空間還有力量。從小他就知道自己的性別氣質與其他同年齡的男孩不同,在成長過程中,偶爾也會聽到一些「你不會覺得這樣太女生了嗎?」或是「你要不要做一點正常的事」,這種傳統刻板印象的試探,但高旻辰認為,與其跟對方爭論,不如努力證明自己,用成就說話,再多的質疑也無所畏懼。所以為此他更努力學習,把握每次演出機會,爭取更多榮耀,當自己走的越遠、爬的越高,能看見的世界就更大,不僅讓輕視他的人心服,也自然而然不會太在意那些閒言碎語了。



談到這次展出的作品《粉紅色》,高旻辰說這是一個比較藝術取向的舞蹈創作,他想營造的情境就是部落裡的婚禮。部落婚禮有他成長的記憶,像展間裡漆成粉紅色的keyboard和麥克風,從這裡流洩出的樂聲和歌聲,貫穿了整場演出。轉向展間中央的球池,中間立著辦桌時才會出現的圓桌,球池裡放了兩個人偶,當然也都是粉紅色的。圓桌上的電視播放著《粉紅色》演出錄像,電視後方則投影著高旻辰的家庭錄像影片,他認為《粉紅色》裡的他是一位婚禮歌手,正在為這場婚禮熱情演出,兩位新人則是高旻辰的爸爸媽媽,他們結合之後,才有後方投影的家庭成員,可以看出他的作品中,家人佔了非常重要的一塊。



從走入展間開始,雖然主題是原鄉部落婚禮,但我們卻看不見任何明顯的原住民族符號,因為高旻辰認為所謂母體文化,是從小的經歷和體驗,並不受限於符號形狀,粉紅色對他來說是夢幻、是家庭、是記憶,當然還有一些與傳統格格不入的負擔和壓力,他也希望觀者看完展出之後,也可以思考自己心中的粉紅色象徵著什麼。

 

 

尋回「夢所」
 

「群體意識很重要,但當代藝術更需要注重個體性。」

2020年金曲獎最佳專輯得主是台灣原住民排灣族歌手阿爆,高旻辰所屬的布拉瑞揚舞團,近來也有參與她的MV演出,強烈的舞蹈動作,總是一下就抓住觀眾目光。透過阿爆的成功,我們可以看見原住民族文化展演,不再是傳統印象充滿符號性的演出,而是更重視自身、強調個體的特性。高旻辰說年輕一輩從事創作的族人,因為數位時代的影響,交流變的更快更直接,感受到這個社會的核心價值應該是尊重彼此和包容多元,比起過去常談的大議題,更偏向回到自己的生活、部落和家庭經歷,用自己活著的樣子當成靈感來創作,血液裡流著原住民的血,這種刻在基因裡的味道,不用強調符號,就能輕易讓觀看的人感受到。



曾遠赴海外進修交流的高旻辰,也觀察到台灣與國外的舞蹈環境差異。18歲第一次出國就是到紐約與國外舞者一起上課,他才驚訝的發現,教室裡的舞者,高矮胖瘦各種體型都有,無論筋開不開、有沒有基本功,都完全投入並享受表演,指導老師也不會因為腿舉的不夠高,轉圈弧線不夠完美,就一昧的責罵,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稱讚鼓勵。反觀台灣舞者給自己的壓力就非常多,每每當老師走過來就會擔心自己的表現是不是不夠好,在那個當下他才明白,演出重要的是感受再來才是技術,雖然台灣舞者基本功紮實,但表演性卻總是不如外國舞者。不過在文化表現上,後來也有機會到澳洲交流合作的高旻辰說,因為澳洲近幾年也開始重視原住民族文化,看到台灣原住民來到這裡,就積極的要他在演出中加入台灣傳統原住民的元素,可是對高旻辰來說,現在台灣原住民創作者已經漸漸脫離那僅有符號的創作方式了,反而在這方面,他認為台灣的創作方式比起對方,還是比較進步和超前的。



未來的計劃,高旻辰說他正在準備今年11月的PULIMA比賽,作品名稱目前暫定為《橘色》,為什麼是橘色,他說今年自己特別喜歡這個顏色,看著它就感到幸福和快樂,雖然內容還沒有很具體,但高旻辰相信,比起縝密的計畫,創作更應該是自然發生,時間到了就會有答案。

談起家人有著滿足幸福神情的高旻辰,因為這份愛的力量,造就了在台上盡情舞蹈,在台下恣意創作的他。期待未來他繽紛多彩的能量,可以不斷於舞台上絕美綻放。

Relation
相關文章
Hot
熱門文章